








绰斯甲观音庙是坐落于金川县观音桥镇的纳勒山上等寺庙,藏传佛教圣地之一,于1988年重新开放。绰斯甲观音庙,因供奉四臂观世音菩萨而闻名于世,寺庙隶是藏传佛教宁玛派(红教)白玉支法王嘎旺尼玛仁波切的直属管辖寺庙,在藏区有“第二拉萨”“第二普陀圣地”之称的美誉。该寺名望极高,1988年重新开放以来,接待来自各地的朝圣者已达十余万人次。据了解该寺主供之观音菩萨和布达拉宫里供奉的观音与南海观世音是三姐妹,故知名度很大。该寺重建于1979年,1980举行的开光仪式,重建的寺院规模宏伟。吐基钦波是藏地佛教圣地之一,每年不只有数以万计的安多、嘉绒信众前往朝拜,还有来自青海、西藏、甘肃、宁夏与海外的信众前来朝圣。吐基钦波有这样大的知名度是由于传闻庙内供奉的四壁观音是从土地里成长出来。据了解早在几百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桑田,有位农夫春耕的时候,犁头不小心撞上了一个“硬物”,“硬物”便发出了“啊咂咂”的声音,然后四壁观音从土地里钻了出来,到今天吐基钦波的四壁观音的额部有被犁头撞伤的痕迹,从此大家开始在这里修建寺庙开始供奉四臂观音。寺庙大约始建于公元七世纪,有长达1200多年的历史。

















色达五明佛学院,经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由四川佛教协会主办,坐落于四川甘孜色达县洛若镇,平均海拔3900米,属藏传佛教宁玛派。学院前身为喇荣寺五明佛学院。1880年,德绛多吉修建一处藏传佛教宁玛派的“日追”(修行处)。上世纪80年代,宁玛派僧人晋美彭措扩建该修行点,创建小规模讲经院和禅修院各一座,时有32名学员,晋美彭措任堪布。1985年5月,形成喇荣学经点,至1993年,学经点学员增加至2千多人,经师54人。1997年,成立喇荣寺五明佛学院。上世纪90年代末,规模渐渐扩大、职员数目急剧增长,地质、消防、卫生、治安等隐患非常大。2024年,学院所在的洛若乡撤销,设立洛若镇,喇荣寺五明佛学院被纳入撤乡建镇工作整体规划和建设,通过撤乡建镇、拆违清非、规范管理,塑造管理有序、功能健全、适合学修的环境。2024年1月9日,学院觉姆经堂后方僧舍发生失火,烧毁僧舍150间,后查证为电线短路引发。同年,色达县投资850万元,对佛学院进行10KV线路改造。2024年11月26日,400名僧人入住新建的色达县洛若镇社会救助福利中心。同年12月,色达县对学院进行低压电网改造。2024年,由政府出资的五明佛学院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建成。7月,喇荣寺五明佛学院整顿消防安全等隐患。2024年8月28日,挂牌成立色达五明佛学院院务委员会、喇荣寺管理委员会。色达五明佛学院以教学活动为主,提升办学水平,努力建设成为合法化、法治化现代宗教院校





大金川情人海坐落于四川的西北部是大渡河上游的主要支流,水域面积约为5万平米,容积约8754万立方米,最深处达70米,大金川原本是一条漂亮的河流由于最后汇入了著名的大渡河所以大家自然就忘了她的名字,情人海,又名长海子,藏名“撒尔脚措”。









毕棚沟风景区,坐落于四川阿坝理县朴头乡梭罗沟境内,四女孩山北,是大熊猫栖息地和米亚罗的核心地区,被叫做“川西小瑞士”。毕棚沟海拔在2024—5922米之间,面积613.8平方千米。沟内自然景观原始古朴,涵盖冰川、雪峰、海子、原始森林、溪流、飞瀑、高山草甸、红叶、花海、彩林等自然风光;有骆驼峰、玉兔峰、狮子峰、青龙瀑布、卓玛湖、月亮湾等景点。